8月28日,七夕节,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终于“在一起”了。“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资委以45个字的正文,宣告万亿级资产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能投)即将问世,这也是近年来资产规模最大的央企重组案例。
“煤电一体化是个方向,合并后有利于产业链条的提升,增强行业组合,提高企业效率,丰富多样性。”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1.8万亿资产“巨无霸”出炉
自6月4日中国神华、国电电力发布几乎一模一样的重大事项公告以来,有关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实施重组的传闻不绝于耳,但从未被当事方证实。直至8月28日,国资委官网披露消息,传闻终于得以证实。
相较于坊间昵称“中国神电”,国家能投这一名称摆脱了“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排列组合。至此,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户数已由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降至目前的98家,数量已缩减了一半。
此次重组也将使得能源界诞生一个资产总额过万亿的“巨无霸”。相关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神华集团总资产9982.57亿元,资产负债率47.05%,国电集团资产总额8015.98亿元,资产负债率81.75%。由此计算,二者合并后的国家能投将坐拥总资产17998.55亿元,这约1.8万亿元的资产重组规模也超过了南北车、宝武钢等大型央企合并的规模,成为近年来最大资产规模的央企重组。
“两家企业都是世界500强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是强势企业,因此重组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国资专家祝波善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与以往“一强一弱”的重组套路不同,此次重组可谓强强联手,重组中谁占主导也有诸多猜想。
美国《财富》杂志2017年世界500强名单中,国电集团排名第397名,神华集团排名第276名。年报显示,神华集团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2479.4亿元,净利润259.26亿元,而国电集团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1814.64亿元,利润总额131.46亿元。从盈利能力上来看,神华集团似乎更胜一筹。
中国神华于8月28日晚间也发布公告表示,接到控股股东神华集团的通知,神华集团更名为国家能投,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国电集团。
另外,重组后的人事安排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记者注意到,神华集团及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神华董事长职位空缺3个月,国电集团总经理职位空缺超过半年。
央企煤电一体化“刚开头”?
2017年3月,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曾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围绕凝聚力量、结构调整,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方面,“不重组肯定是不行的”。
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的合并重组横跨煤炭和电力两个行业。李锦分析认为,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合并是自宝武钢合并以来最大的央企重组案例,合并后有利于火电行业集中度提高,对推动“去产能”,提高行业盈利水平,推动供给侧改革也具有引领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重组成为煤电央企重组的第一例。8月28日晚间,国电电力与中国神华同时披露,两家企业拟以各自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相关火电公司股权及资产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公告显示,此次中国神华将18个净资产合计约252.63亿元的火电资产注入合资公司,国电电力此次将22家净资产合计约291.49亿元的火电资产注入合资公司。“这两家单位是产业链的上下端,重组将使得抗风险能力提高。”祝波善分析表示。
但另一方面,由于同属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煤电矛盾由来已久。以2016年业绩为例,2017年3月,中煤能源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已扭亏为盈,中国神华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上涨超过40%。而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多现业绩下滑,华电国际2016年年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6.53%,大唐发电2016年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直接由2015年的28.09亿元变为-26.23亿元。相较于2013年电企超九成“发大财”,近九成煤企遭遇“滑铁卢”的情况,煤电企业双方的境地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煤电联营被认为是解决煤电矛盾的“药方”。2016年5月,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要求提高煤电联营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煤电联营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煤电联营项目竞争力。
那么在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重组之后,央企的煤电一体化趋势如何?祝波善认为,“有继续的可能”。李锦则称“煤电一体化是个方向。”
目前煤炭央企和火电央企还包括,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