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工作安排,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配合2017年各技术领跑基地所在地能源主管部门开展了企业和技术路线优选工作。为此,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相关负责同志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回答了记者问题。
问:本次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整体申报情况如何?
答:根据《关于推进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实施和2017年领跑基地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7﹞54号,以下简称54号文)和《关于公布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及落实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7〕76号,以下简称76号文),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主要目的是推广尚未批量制造的前沿高效光伏电池组件技术,为上述产品提供试验示范和依托工程,加速先进电池组件的市场应用转化,带动和引领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进而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对于技术领跑基地,整体上鼓励光伏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挥技术优势和积极性,保障产业持久竞争力。
从本次3个技术领跑基地的申报主体数量来看,6个项目共收到30企业˙次的申报材料,涉及24个申报主体和31家企业,平均每个基地有8个主体、10家企业申报。其中太阳能资源较好的铜川、长治基地申报主体较多,共24企业˙次,上饶基地共6企业˙次。从申报的电池技术类型来看,当前处于产业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类高效电池均有涉及,包括多晶P型PERC、单晶P型PERC、单晶N型PERT、TOPCon、HJT、IBC等。其中申报多晶P型PERC的11家,申报单晶P型PERC的7家,申报单晶N型PERT、TOPCon、HJT、IBC等11家和多晶黑硅1家。从申报情况来看,本次技术领跑基地申报主体(或联合体控股方)基本涵盖国内所有大型光伏行业设备制造厂商,参股方也包含了国电投、华能、三峡新能源等大型光伏行业投资企业,本次申报既具备先进性,也具备很强的代表性。
问:从本次优选的结果来看,是否实现了技术领跑基地的目标?
答:自国家能源局提出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以来,已组织开展了前两期共9个领跑基地建设,总规模650万千瓦,以及2017年第三期10个应用领跑基地500万千瓦项目企业优选工作。为了有效实现国家加快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电价退坡的目标,2017年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的入选企业均采用了应用基地的满分光伏电池组件,其中60片单晶组件功率达到310W至315W,60片多晶组件功率达到295W,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既有高效电池产能的整体水平。
从本次技术领跑基地入选的各个企业及其申报的技术路线来看,其电池的转换效率和功率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均达到了23%以上,其中最高的达到了23.85%,60片电池组件的功率达到330W及以上,普遍叠加了多主栅、半片和叠瓦等提高功率的技术,基本反映了各主要光伏制造企业对未来2至3年主要光伏组件产品的预判,整合了当前具备快速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制造的技术。如果上述产能都能如期规模化进入市场,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光伏电池组件效率提升的步伐,实现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建设的初衷。
问:本次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入选企业和申报方案有什么样的综合优势?
答:根据54号文件和76号文件要求,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项目竞争优选企业的条件已经向全社会公开,主要包括申报企业的资信能力、光伏电池组件产能和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绩、申报技术先进性、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光伏电站建设方案和预期价格竞争力等主要内容,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客观标准。
从各项目入选企业来看,能够成功入选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规模和发展基础较好。在企业的资金能力和组件出货量等评价企业资信能力的方面表现较好。(2)企业的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较强。在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专利总量、国家级光伏研发课题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能力。(3)企业提出的电站建设方案较好。除建设方案中光伏系统的创新性,“光伏+”模式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可行性,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外,光伏电站的系统效率也是一项重要因素。鉴于光伏电池的主要技术能力体现和主要发电位置都是正面,而且目前还没有广泛通用的双面电池转换效率标准,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电池背面发电能力不作为增加的转换效率叠加至正面作为电池转换效率评分依据,只是采取将双面电池背面增发能力只计入系统效率,这一处理方式也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认可。在技术领跑基地项目竞争优选企业的申报方案中,部分申报方案因采用双面电池技术等,出现了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明显高于单面电池系统效率可能性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结果符合本次优选工作方案要求,这一点在优选文件等相关文件中也做了充分的说明。(4)企业申报技术的市场预期竞争力强,这点我们接下来还要专门说明。
对于上饶基地2号项目,由于只有一个申报主体,在系统效率和价格竞争力等项上,按照中间值给该申报主体进行了打分,申报主体的最终得分处于各基地整体得分的第一梯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问:怎么看待长治和铜川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入选技术路线一致的现象?
答:技术领跑基地建设目标在于支持先进光伏技术加快形成产能,为光伏发电市场提供更好的有效供给和新动能。为了尽量避免入选技术路线过于集中,国家能源局相关文件规定单个项目建设规模为25万千瓦,并提出同一申报主体的同一技术路线最多只能在不同基地申报不超过两个项目的要求,目的是确保同一申报主体申报的最先进技术路线最多可建设50万千瓦,既能够和光伏电池组件新上产线的产能相结合,发挥规模化降成本的作用,还能够支持多个技术路线。
从实际申报和入选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申报主体都采用同一技术路线申报了2个项目,也有少数几个申报主体采用2种不同的技术路线申报了3个项目,反映了各申报主体对建设技术领跑基地项目都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在进行基地优选的工作过程中,专家组按照“严格规范”、“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对所有申报主体进行了打分,并对各申报主体的产能建设规模、进度和配套措施等进行了认真审核,确认各申报主体提出的方案既能够支撑相应的申报规模,又具备规模效应后,严格按照打分的顺序,推荐了各基地建议入选企业。从长治和铜川两个基地的入选电池技术路线来看,P型和N型也体现了支持技术多元化的目的。
问:如何看待本次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入选企业提出的光伏组件预期市场价格?
答:无论是光伏应用领跑基地还是技术领跑基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技术进步带动光伏终端成本的下降,并最终实现平价上网。54号文明确把申报技术产业化后的市场价格预期作为一项因素进行考量,但与应用领跑基地电价分(35分)相比,技术领跑基地预期市场价格项分数只占8分,相对作用大幅度降低。
从本次申报的价格预期来看,按照2019年2季度口径,每瓦低于2元钱的共5个申报主体,介于2元至2.5元之间的共18个申报主体,另有7个申报主体价格预期高于2.5元每瓦。各申报主体提出的降本措施主要体现在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等环节,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也有一定的共性,其中部分已经布局上游硅料产业的申报主体在硅料价格下降的预期步伐更大,同时在其他几个环节的降本上也相对乐观一些,整体来看,具备全产业链优势的申报主体在价格话语权上明显更具优势。另外,考虑到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和硅料市场在今后可能发生较大的供需形势变化,也进一步给光伏组件产品的价格造成下行压力。由于光伏组件市场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为了保障技术领跑基地严肃性,我们在认真核实各较低价格预期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又对上述预期价格较低的申报主体发出了主动澄清,要求其提供更加完整的市场价格判断依据,并明确告知本次申报提出的价格预期等内容将作为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相关成果纳入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后。相关申报主体也按要求提供了有关澄清与承诺,我们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特别关注上述内容。
问:这次技术领跑基地优选的结果是否意味着单晶和多晶技术路线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答:多晶电池和单晶电池都是晶硅电池的典型应用,只不过在材料特性和生产过程有所区别。长期以来,由于多晶电池的相对单瓦成本较低而提供了大量的供给,单晶电池则由于近期技术经济性的提高使得其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基于光伏产业的发展实际,我国光伏“领跑者”指标区分多晶和单晶两个转换效率,这也体现了国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投资企业自主选择的基本思路。
从本次申报的优选结果来看,出现了全部都是单晶技术的现象,我们也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反复讨论。经对各申报主体材料进行仔细研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基地申报主体普遍综合实力较强,多晶技术路线由于价格预期相对高而没有竞争优势;有的基地申报主体相对较少,但综合实力较强的多晶技术路线又没有申报。值得欣慰的是,在刚刚结束的上海SNEC展会上,也有多晶龙头企业提出单瓦价格可以下降到1.4元至1.5元的水平,光伏平价上网有望加快到来。我们也希望,无论有没有入选技术领跑基地,多晶和单晶企业都能够继续做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